目前分類:教練碎碎唸 (42)
- Jun 22 Sun 2008 01:20
活在我心上【音樂創作】
- Mar 17 Mon 2008 15:02
好的開始
但我還是希望我教的學生能是「非常態」,只不過在這次會議之後,我終於又可以期待我是一個不要因為學生誤會我而不斷罵我的教練。
- Mar 03 Mon 2008 00:39
懷念~肥姐(沈殿霞)
- Jan 22 Tue 2008 01:29
第十一名--劉軒蓁
- Sep 13 Thu 2007 21:37
現在 我以桃高為榮 未來 桃高以我為榮
- Jan 19 Fri 2007 16:56
一個問題
那天,我還是選擇了一家在永和市場旁邊的老攤販,那家紅豆湯圓跟燒仙草不會太甜,料也很實在,一杯四十元,不算便宜,但還算合理。
- Dec 23 Sat 2006 19:48
【分享】如何募集更多的發票
各位注意,這篇不是本週的週記文章喔!
- Dec 12 Tue 2006 20:50
覺得很難過
- Nov 26 Sun 2006 23:27
我像誰
- Nov 15 Wed 2006 21:16
徵求一名攝影師
但是下個禮拜六我就要期末考,到現在還有一堆專有名詞搞得迷迷糊糊,一些觀念還一知半解,擔心中,而且這個禮拜六還有特別聘請香港的教授來跟我們演講,
- Sep 15 Fri 2006 22:36
如果遇到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當有人不如意的時候,我們常常會用這很八股的話去安慰他。
既然如此,我也是人,也沒有意外,所以不如意應該也會十之八九吧!
- Aug 29 Tue 2006 00:38
泳者無敵(本文曾刊登在校內教師會訊中)
進入桃高將近六個年頭,而我始終都帶著一個永遠不會畢業的班級~游泳隊。
雖然,每年都會有新生進來,有舊生畢業,但是,這個團體不會因為誰的離開或加入而停止運轉,這真是一個很特別的《班級》。
帶游泳隊跟一般帶班其實很相像,雖然本班目前只有十四名學生,而幹部只有兩位:男生隊長、女生隊長,可是不管是生活常規、學習態度、還有學術科表現等等,都也是要好好經營管理的。開始帶的第一年,一切都還在摸索,從訂定隊規、訓練計畫、教學風格、學生管理等,好像千頭萬緒般,總有忙不完、想不完的事情。不過,隨著一年一年的經歷與成長,尤其在這兩三年,游泳隊就像已經長大的孩子,只要我交代下去,大夥都已經知道什麼時間該做什麼事,尤其兩位隊長都能克盡職責,也讓我減少嘮叨煩心的機會。
有同事曾經問我,游泳隊是不是每天游來游去就好了?這真是一個很有趣的問題,我們都很清楚普通班的學生每天生活的重心,學習的方向在哪邊,那麼游泳隊的學生呢?他們除了上普通學科之餘,又是在做什麼呢?也許很多同事也會有這樣的疑問吧!
記得我自己還是選手時,無論是國中還是高中階段,甚至到了大學,練游泳就是游來游去,偶爾加一點陸上體能訓練,一年到頭,看的就是游泳池,連晚上做夢還是那麼令人害怕的游泳池。游泳雖然是我的專長也是我的最愛,就因為自己的成長過程是如此,也會去思考在必要辛苦練習的過程是否就不能擺脫一成不變的方式。所以,當我開始接下這個訓練工作時,我在心裡就告訴自己,我要改變!讓游泳這項比較單一無聊的閉鎖性運動也能設計出更多元的訓練及帶隊的方式。
當然,游泳的水中訓練還是必須為主要訓練,但是我會盡量加入更多的元素,讓訓練這麼苦的一件事情,也能因為《變化》而轉移一些心境上可能會疲乏的情況。訓練,是持續性的事情,每次訓練都是要完成一個課表,不會因為打下課鐘,就可以休息十分鐘,就算是打了放學鐘,他們也必須要把課表完成才能回家,一般訓練都是從下午兩點到五點半,若是碰到集訓期或者那天表現不好,練習到六七點也是家常便飯。訓練也是不分四季的,尤其是游泳,不能因為冬天到了就可以冬眠,反而在冬季訓練的時候,更要好好把握,因為高中生一年當中最重要的比賽就是過完冬季之後在四月份的全國中等學校運動會。在擬定訓練計畫的時候,通常都會分作鍛鍊期、調整期、比賽期、修整期等,訓練的強度會因為每個階段有所不同,在最辛苦的鍛鍊期,我也稱之為地獄期,這是學生既期待又怕受傷害的階段,他們期待這階段帶來成績的突飛猛進,但更害怕這訓練過程恐怖的課表。然而他們最開心的應該是比賽完的修整期,這階段我會利用時間,教他們打球或者進行其他的運動項目也會給他們看一些相關的勵志影片,雖然看似鬆鬆好玩,但實際上這也是我安排的訓練之一,我會帶他們一起打網球、羽球、桌球、籃球、足球,甚至是壘球,有時後會教他們跳現代舞,我希望透過不同的運動項目來補足游泳選手可能缺乏的一些能力,而希望這些能力可以遷移到游泳訓練上進而提昇游泳水準,也希望透過不同的運動讓他們體驗到每項運動都是非常辛苦。影片欣賞過後的心得報告、發表,也能讓孩子們多些思考及表達自己的機會,尤其他們最害怕我出的三千字心得作業,如果問他們這三年印象最深刻的是什麼,很多人都會想起這可怕的三千字心得報告吧。
有時候一次的訓練量最多可能會到八九千公尺,那天學生只要訓練完都會有一種成就感,不過如果經常都是訓練這麼多的量,就算身體受得了,心理也會感到疲乏。所以我會在一週或是一個月的訓量中,加入其他的訓量方式來達到還是該有的訓練強度。一般常見的就是陸上的體能訓練,虎頭山的路跑以及重量訓練,另外我也設計自行車的登山或公路訓練,每次的訓量大約都是騎三十公里左右,雖然辛苦,但學生似乎非常喜歡這種訓練,也許是因為可以離開游泳池看到山上美麗的風景吧!記得去年我們騎到林口的山上,因為第一次騎三十幾公里,又加上是山路,隊員們的能力又不同,讓我們回程的時間延誤,當時因為冬天天色非常得黑,我開著車在前頭開路,學生們則在後面跟著,尤其有一幕讓我很感動,因為隊上有個女生能力比較不好,其他的男生就會騎比較慢等她,還不時的喊著:某某某,妳還在不在?有沒有跟上來啊?甚至,還有一個隊員乾脆騎在她後面保護她,那天雖然我自己也算是冒著很大的危險帶他們去《冒險》,不過我感受到隊上團結和諧的氣氛,隊友間的互助互愛,那麼冒了這樣的風險,是不是也很值得。
良好的柔軟度是游泳選手所必備的能力,因此每週我也特別聘請了專業的瑜伽老師來指導學生,除了可以增加柔軟度而且也可以增加他們的肌耐力,甚至對學生本身的調氣及穩定性格都有很大的幫助。到了寒暑假的集訓期,我會另外加每週一節的各式有氧舞蹈,像是拉丁有氧、拳擊有氧等,除了提昇心肺功能外,也能幫助他們肢體控制及協調能力。
在我的觀念中,這些孩子除了要有強健的體魄可以接受如此嚴酷的訓練,有靈活的頭腦也是很重要的因素,如果他們只是傻呼呼的接受這些《菜單》,而沒有用心去思考這些課表,訓練時去聆聽身體的聲音,身體跟水的關係,姿勢的差異,那麼,就算出再多的課表也是很難會有多麼亮麗的成績表現。所以,在訓練中或者訓練前後,我都會不斷的拋出一些問題,讓他們去思考,讓他們知道為什麼要這麼做,而不是盲目的跟著做。因此,訓練中或訓練後也會有學生跟我討論一些訓練上的問題,這幾年我發現,這些《問題》學生通常成績進步的特別快、特別多,孩子們好像也觀察到這個現象,漸漸地,他們也會樂於發問問題。讓他們知道訓練也是有許多學問在裡頭的。而每次比賽後的檢討會,能讓孩子們學會檢討反思,也藉此讓他們訓練口語表達能力。透過自我分享及聆聽他人經驗,讓一場比賽結束後,知道自己的優點在哪並繼續保持,也能了解缺點在哪犯了什麼錯誤,作為下一個訓練階段努力的方向。
《訓練週記》是我跟孩子們溝通的橋樑。因為大部分的孩子還是很怕我,我也曾經私下問過一些畢業生,為什麼會如此的怕我,我得到的答案通常都是:不知道,就是一種很莫名的恐懼吧!我心裡常想,這樣究竟是好還是不好,不過為了讓孩子們跟我之間的距離,不要因為他們《莫名》的恐懼而有所阻斷,我在三年前設計了一本游泳隊專屬的訓練週記,讓他們每週都寫下訓練的心得,以及一些體育新聞,另外每週也會給一個主題,或許是一篇文章,或許是一則新聞,然後要他們寫下心得感想或是回答我所設計的問題。週記上我特別留了《意見交流》這一欄,學生也會針對他現在遇到的困難或者疑問,可以在不用面對我的情況下,盡情發問。雖然,改這些週記好像增加了自己的工作量,不過一想到這樣可以磨練孩子們的文筆,也能透過思考每週的主題讓自己加強閱讀量,而批閱的過程中,也能更了解這些孩子,有時候孩子的心得跟意見,會讓自己有些意外的收穫。最近,我成立了游泳隊專屬的部落格(Blog),一方面覺得每週要印那些文章很不環保,再來也可以把自己的一些心情抒發或者想要傳遞的訊息,很即時的傳達給這些孩子。後來我發現,畢業後的學長姐們,也都會來看這個部落格,這樣的感覺真的很棒,游泳隊真的越來越像一個大家庭,大家都會不時的關心整個隊上的動態,也讓畢了業的隊員們還是有個歸屬感。
帶游泳隊,我會讓他們在辛苦磨練之中,有更多的學習機會,也會懂得如何珍惜自己,去思考自己為什麼要努力?為什麼要付出?甚至自己能為這個隊,這個學校、這社會做些什麼?我們也會不定期的去關懷一些弱勢團體,去當志工,無論是幫植物人按摩、打掃安養院環境或者在街頭募集發票等等,我試著培養這些運動的孩子也有顆柔軟的心,我告訴他們游泳競賽不會一輩子,但是做人卻是要常常久久,除了游泳之外,還是有很多事情值得我們去關心。
帶游泳隊也許失去了很多自由,沒有寒暑假甚至連假日也要陪著孩子們比賽,每年南征北討的比賽,也會感覺到疲憊,但是送走一屆又一屆的畢業生離開,看到他們三年之中的成長,這些辛苦好像在瞬間就會消失似的。他們也許沒有出色的學科表現,但也盡力的表現自己的長處;他們雖然不修邊幅,可是經常會貼心的做出讓我意外的驚喜;也許目前桃高游泳隊還不是全國最強的隊伍,但每次比賽場上用著僅有十幾名的隊友兼啦啦隊,嘶喊出全場最大的加油聲時,讓我感到這堅強無比的凝聚力及向心力;也許孩子們偶爾會脫軌,但在給予指正之後,都能虛心受教,走回正軌。我其實很幸運,帶隊的過程中,也曾失落、也曾傷心,甚至感覺到無力、疲憊,但游泳隊的孩子,不斷的成長,也願意和我踏著同樣的節奏,一起往更好的境界努力,雖然我們人不多,但都以身為游泳隊為榮,都願意讓游泳隊更好,有些孩子們曾經告訴我,他們以身為桃園高中游泳隊為榮,也希望他們的努力,以後能讓桃園高中以他們為榮。